随着电影《生死抉择》震撼大江南北,作家张平热血赤胆潜心磨剑写成的长篇小说《抉择》,呐喊着民心民声,以十多万册的发行量,给正处颓势的纯文学注入了一剂强心针。
能够把发行量与艺术价值有机融为一体,《抉择》的功成名就,阐释的还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:不论风头如何变幻,贴近群众脉搏,关注身边热点难点,抒百姓之所喜,吐百姓之所怒,乃文学生命力旺盛不衰的源泉。
现在文学不景气,并非缺乏富有才情的文字高手,文坛一串串不倒翁似的名字,一直叫人眼花目眩。只缘许多“家”小有所成后,躲进小楼成一统,安享太平、舒适,惰性磨掉了其棱角与对百姓冷暖感知的敏锐。实在不甘寂寞之际,写些“星”、“腥”、“性”,或沉醉杯水风波、花鸟虫鱼,咀嚼一己痛痒。放弃了对社会矛盾的关注,放弃了对人民利益的关注,守土无责,导致越写越嘴贫情淡,越写越山穷水尽。
不知有多少人问过张平,为什么笔下选择的都是政法题材?张平也不知对多少人重复了多少遍:这并不是我在寻找中的选择,而是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这样的题材。只要作家不回避矛盾,固守良知,法制问题、腐败问题、党风问题,尽可无所顾忌,信手拈来。(9.4《报刊文摘》4版)正因为“直面惨淡的人生”,固守作家良知,腐败等社会顽疾给张平的是“气冲霄汉”,而不是熟视无睹、麻木不仁——张平说,这比文学更重要。
张平的横空出世,是否预示着我们的文学也该来番“生死抉择”呢?与软玉温香、风花雪月诀别,亲和百姓,勇面现实,赋予笔杆子沉重的使命感,日渐厚实起来。毕竟,潜入底层,拎上来的文字才会是匕首投枪,才能激起强烈的共鸣。